下一步

竹间老庄:突破高层客户关系

免费试用
 
竹间老庄:突破高层客户关系
发布日期:2025-04-24 20:15:59 浏览次数: 130 来源:竹间学堂

“风中有朵雨做的云

如何和客户高层打交道,总令人一筹莫展。

高层关系就像风中那朵雨做的云,云在风里伤透了心,这大概是我们营销人员和高层打交道最大的感受了。

我常常形容销售人员“一把辛酸泪,一部辛酸史”。我也总是想起当年刚进到华为的时候,任老板给大家开座谈会,其中有两点至今难忘:

  • 大家把脸皮撕下来,丢到茅厕里去。
  • 让胡厚昆(当时任市场部总裁)给每个人买两双皮鞋,受气了找个没人的角落,踢坏一双,还有一双。

有一次,我负责的一个项目中标了,大家都很高兴,当晚喝酒庆祝。结果第二天一早,项目黄了,后来了解到的原因是当晚客户的总部高层打了一个电话。于是晚上又喝了一顿酒。当然两顿酒差别很大,第一天是幸福,第二天是委屈和痛苦。这种“过山车”的感觉,很多销售应该深有感触,甚至有学员调侃,客户的心思比女朋友的心思还难琢磨。

“他们的思与想” ——真正认识客户

孙子有云: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首先,你要知道客户在想什么,就是如何理解客户。
前段时间,我们公司给客户做了一个《销售项目自测》的调研,当时收到了71份有效问卷,其中有59人认为该项目对自己很重要,占比83.1%,并写下了项目做成之后对个人和公司的价值以及做不成的损失。
但是我们发现:
  • 30人了解客户的发展历程,占比42.25%;
  • 24人了解客户过往的采购历史,占比33.8%;
  • 17人了解客户的主营业务,占比23.94%;
  • 15人知道客户决策链上每个参与者的诉求,占比21.13%;
  • 7人清楚客户不同角色之间的远近亲疏,占比9.86%。

是不是觉得人数越来越少了?
除了调研数据,我们在给客户做销售项目辅导的时候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,很多销售对客户信息一问三不知,关键信息更是一头雾水,甚至都没有想过要搜集这些信息。
比如一个生物试剂销售项目,客户主动联系了销售,表现得非常着急,让销售赶快提供试剂做测试,结果测试通过一个多月,客户不但没有下单,连销售的信息都不回,打电话也不接,更别提约见拜访了。
我们的咨询老师就问:当初客户为什么急于测试?是库存紧急,还是现有试剂出问题了,还是竞争对手响应不及时,还是什么原因?
销售人员默不作声,老师又问:除了主动联系人,还有接触其他人吗?客户当前的需求是什么?竞争对手用量如何?等等问题。
销售都无法回答上来。
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,客户刚开始很热情,拿到报价或方案,就不了了之了,我们对背后的原因还一无所知,也不知道如何跟进。
突破高层客户关系,要真正认识客户。认识客户,到底从哪些维度入手呢?我从公司和个人,两个层面给你解析。
公司层面:
第一步,分析组织结构图
因为B2B营销和B2C是不一样的,它需要有决策关系,在决策链上每个人有不同的分工,决策链的基础就是组织结构图。
为了方便大家理解,这里插播一个知识点:B2B和B2C
  • B2B(Business to Business),意为企业对企业的营销模式;

  • B2C(Business to Customer),意为面向终端消费者的营销模式。

这两种模式有很多不同,但关键区别是决策模式的差异。B2B业务是代理人决策模式,B2C业务是影响力决策模式。
先说影响力决策模式,就是我们在购物的时候,会受到几种力量的影响,比如互惠、承诺与一致、社会认同、喜好、权威、稀缺等,相关内容可以阅读罗伯特·西奥迪尼的著作《影响力》。
很多品牌找明星代言,就是用了喜好原则,我们喜欢这个明星,就爱屋及乌,偏向购买Ta代言的产品。
很多饮料强调自己卖了多少亿瓶,能绕地球多少圈,就是用了社会认同原则,潜台词是:你看看这么多人买,你买准没错。
那什么是代理人决策模式呢?

就是使用者很难直接决定购买谁家的产品,需要其他人参与决策,比如采购负责人、部门领导、财务、法务、甚至老板。

举个例子,一家医院扩建,计划采购一批新设备,作为医疗设备销售的你,知道了这个线索,就开始跟进。你会发现每个科室需求不同,购买决策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,哪怕你认识院长,也需要和科室主任、采购、医生进行沟通,而且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,关注点也有差异。这就是代理人决策模式,使用者做不了决定,需要多人参与决策,整个采购过程,关系复杂,购买周期长。

组织结构图反映了绝大部分企业的层级关系和角色关系,大家所处的业务都在哪里?

大公司的公告、网站、发布的文件都能看到,上市公司一定要去翻看招股说明书,如果你去客户公司,可以到公布文件的橱窗看看,里面有一些制度政策、人事任免的公告。如果公司没有那么大,也没有那么规范,组织结构图也没有公开,那怎么办呢?

你可以试着找行政部门、人力资源部门的人,哪怕是一个普通员工,他都有自己的信息。

组织结构信息,一定要想办法先拿到,再分析,一般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分析:
  • 静态方面,组织结构是什么样子,直接画出来,穷尽一切信息。

  • 动态方面,看演变过程和规律,能够看到业务变化。

我发现很多公司组织结构变化很频繁,一年,甚至半年调整一次,这意味着业务方向、权力结构、资源分配等方面的调整。

第二步,分析决策链

刚才讲到B2B决策比较复杂,从几个人到上百人参与,我把决策模式分为五种:点状、线状、树状、多树和网状。

实际做业务的时候,你会面对四条链:技术链、商务链、用户链、回款链:

  1. 技术链:就是你的产品是不是符合客户的技术要求,功能规范能不能满足基本诉求,客户的技术人员会对产品的功能、性能、质量把关。
  2. 商务链:主要是价格谈判、付款方式、融资条款、服务条款以及违约条款。
  3. 用户链:或者叫使用链,就是真正使用这个设备、这个材料,使用你产品的人。为什么用户很重要呢?一般来说,如果是进入这个公司的第一个合同,用户链通常是不清晰的。因为他们不参与决策,但最终产品评价关键就在用户那里。

  4. 回款链:尤其是大型设备,有安装维护和保质期,回款率是需要做的。

这是四条决策链,每条链上,又有四个角色:
  • 决策人——提供决策意见,用谁不用谁以及背后的原因。

  • 批准人——通常是高层领导,一般不会直接参与,到了用谁不用谁,他们才有否决权。
  • 支撑人——就是提供决策支撑的人员,比如技术大咖,他要分析测试,提供数据供决策参考。
  • 影响人——一般不发表意见,甚至没有存在感,但是一出现,一发言,就会对决策有关键影响。
这就是组织结构图和决策链分析,要找到每个链条上的每个角色,及他在决策链上的位置和影响力。很多项目失败,就是因为没有完整分析项目,没有完整分析四种角色。
个人层面:
个人层面我从五个维度来解析:家乡、爱好、学习经历、工作经历、家庭情况,这也是很多销售项目卡住的原因,无法突破高层关系的关键。
1.家乡
我之前有个福州客户,他给我分享一个经验,我觉得非常好,分享给大家:
他说他每做一个大客户、一个大项目,都先搞清楚关键决策人是谁。他的第一件事,就是到这个人的家乡走一趟,看看老家的样子。
村口有两棵树,一棵是枣树,另一棵也是枣树,这就是场景,你见到客户的时候,是不是有话题聊了?
这就是我说的第一个背景信息——家乡,为什么大家听《故乡》的时候,内心会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。因为大多数人是从农村、乡村慢慢走出来的,这是一个人的起点。你想一想,你到他的家乡,看看老屋,看看母校,拍点照片和视频,从家乡的小卖部带点土特产,是不是很有场景和话题?
2.爱好
就是这个人喜欢什么,不喜欢什么。你要是说客户没有爱好,只能说明你不知道,不代表他没有。
比如我的一个客户很喜欢下围棋,而我的围棋水平还不错,那我们两个每次就下下棋;还有一个客户喜欢研究道家,我也受他的影响,后来就开始研究,研究完还有一些心得,就经常跟他交流。这样一来二去,关系就近了。
除了家乡和爱好,还有他的学习经历、工作经历,家庭情况。
他都有哪些同学和同事,他们中有哪些人是真正跟他关系比较好,甚至真正帮助过他。
他有哪些家人,家庭情况是怎么样的,家里排行老几,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,比如任老板在家里是老大,下面还有6个弟弟妹妹,潜移默化影响他的责任感和大公无私的品格。
当你从五个方面了解了一个人,接下来要思考,谁对他影响大?因为有的时候,这个客户非常重要,但是我们又没办法一下子直接跟他取得联络,找到中间人就很重要。
我总结了三类人:帮助过他的人,与他亲近的人,他信任的人,你只要找到这三种人,就有了牵线搭桥的机会。

这个时候要不要直接约见呢?答案显而易见,还不是时候,还需要了解他的诉求。

“他们的痛与伤” ——他们的诉求是什么?

我把诉求分为两种:工作诉求和生活诉求
工作诉求,就是他工作的KPI,关键绩效指标,你要搞清楚他想通过这个项目完成什么绩效目标?你能帮助他完成,他才会跟你合作。
每个客户内部的员工都有自己的绩效指标。这些指标通常与公司的整体目标、部门目标紧密相关。比如上市公司CEO的诉求,有投资回报、股价、业绩增长;采购部门的 KPI 可能与成本控制、供应链稳定性等因素相关;销售经理的 KPI 可能与团队的整体绩效、新客户的开发等因素相关;生产部门的 KPI 可能与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等因素相关,而这些因素又直接影响到销售和服务部门。
你要顺藤摸瓜,搞清楚决策链上关键人的绩效目标,他们彼此之间的关联性。
生活诉求,就是客户生活中的需求。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?生活中是否有某些事情影响到了工作?生活诉求可以结合马斯洛五层次需求进行理解,比如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基层员工,还要供房贷,就比较在意物质需求;一个刚入职的管理者或即将退休的领导,比较在意安全,不会做挑战现状的事情。

当然,生活诉求往往不会摆在台面上,你得建立起私人关系,才有可能知道。
分析完两种诉求,如何满足呢?

我总结了要满足客户的5种价值:工作价值,个人需求,家庭需求,情绪需求,成就欲望

  1. 工作价值:在工作上你能帮助什么?具体来说,接下来的KPI或解决工作困难,你能做些什么?
  2. 个人需求:主要是个人发展的需求,比如华为认证的ICT工程师。
  3. 家庭需求:比如说父母、孩子、亲戚朋友的需求,这是一条“曲线救国”的思路,如果不知道给客户个人创造什么价值,可以从家人入手。比如我的一个学员,她的客户正为孩子高考发愁,她就把去年市状元的所有笔记复印一份拿给客户,把客户感动得不仅自己购买,还推荐了好多业内朋友。
  4. 情绪价值:就是情绪带来的感知价值。比如客户很生气,你让客户骂一顿。客户骂累了,心结打开,误会消除,就成交了,这可不是段子。
  5. 成就欲望:就是满足客户成就感的价值。比如男友力爆棚,就是男人的成就感。很多人都怕麻烦客户,这是错误的。你不麻烦客户,怎么让客户有价值感呢?怎么创造多次见面机会呢?当然,麻烦的前提,一定是客户擅长的,不然就是存心找茬。

这里拓展一下,请教客户的时候,要谨记四个步骤:
诚心请教,付诸行动,反馈成果,感谢客户。
你会发现,每一步都是一次和客户联系和见面的机会。
了解客户的两个诉求,满足5种价值,最后要想真正突破高层客户关系,还需要感动/打动客户。这也是一个学员问题的答案。
之前给企业讲课,一个新员工现场提问:庄老师,我们总是替客户着想,客户为什么不为我们着想呢?如何让客户为我们着想呢?
我的回答:当你真正做到感动客户的时候,客户就为你着想了
如何感动客户?
给你两个思路:超出预期或降低期望
超出预期,就是客户预期10号交付,你5号就交付了,远远快于竞争对手,而且是小包装,产品稳定性比测试数据还好。当然更重要的是你做事的态度,就像当年客户对我的评价:小庄,我部门的员工要有一两个像你这样工作,我该多开心啊。因为我的认真超出了客户期望。
被感动需要具体的场景,你要思考客户什么情况下会感动?最直接的就是一般人不会这么做,而你做了。
降低期望,属于反向思考,与其办不到去道歉,还不如刚开始的时候,适当调低客户期望,真正交付的时候,超越客户的期望。当然,降低的期望值不能低于客户的忍受限度。

“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” ——建立并巩固关系

建立关系的关键,就是创造一个钩子,让客户不断和你发生联系。记忆的七大规律有个时间律,0-3-7-15-30-90,用在拜访客户上。当你拜访结束,出门发一下信息,感谢客户接待,明确后续行动和下次联系节点。然后在两三天和一个星期分别要做一次联络,然后是15天30天,最终在两三个月要保持一些互动联系。
在大约10年前,我写了一篇文章《小批量多批次——新形势下的客户关系建设》
就像我一个学员给客户送书,不是一下子送十本,而是一次一本,每本都有值得看的理由,还时不时分享交流书中心得。你可以想象一下,客户一定会传播你的故事。
建立关系之后,就要巩固关系,这也常常被人忽视,就像我们习惯于加好友,而过了很久都不会联系一样。看看你的微信好友,有多少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了?
巩固关系,有两个要点:基于需求和发挥优势
需求就是“客户的痛与伤,思与想”,而非“杰米扬的鱼汤”,巩固关系一定要基于需求,此处不赘述。
发挥优势,就是你擅长的,能够匹配客户的诉求,比如客户爱好打乒乓球,难逢敌手,而你又专门训练过,有不错的功底,这就是良性互动。
就像3000年前希腊德尔菲神殿的三句箴言:认识你自己,凡事勿过度,承诺带来痛苦。
巩固关系要先认识自己,用自己的优势去匹配客户需求,这样才能长久高效。我的一个客户,他是从研发总监岗位转到销售的,他的能力圈在于研发和管理,他就发挥了自己的这两个优势,而不是按照传统的请客送礼模式去做。
具体到项目上,如何做公关?一般有三种方式:
  1. 上楼式:通常是销售新手,从下往上走,不断创造机会往上走。比如你接触一个采购员,让他帮着约见采购经理,再通过采购经理见到采购总监,然后再往上走,接着是分管领导,最终你可能见到老板。

  2. 下楼式:通常是销售老手,直接搞定高层领导或一把手,获得高层认同,然后对接中基层,这样效率很高。值得注意的是,往下推进的时候,需要消除压迫感,切忌“拿着鸡毛当令箭”,要做好各层级各链条关系,保持均衡。

  3. 两边夹:通常是团队作战,有人从上往下,有人从下往上,最终打通关系,拿下订单。这种方式,一定要做好分工,原则上要发挥每个人的优势。

“吹过你吹过的晚风算不算相拥 ——个人客户关系到组织客户关系

如何检验是个人客户关系还是组织客户关系?
我给你两个衡量指标:
  • 客户关键决策人换了,不影响业务(外部)
  • 销售人员换了,不影响业务(内部)。

这就是组织客户关系,不依赖于个人客户关系。
这对组织能力要求比较高,组织能力有四个要素:
第一,为客户创造价值;
第二,超越竞争对手;
第三,可持续;
第四,深植于组织而非个人。
组织客户关系该如何建设呢?
先给大家一个公式:组织客户关系=全面客户关系+关键客户关系
全面客户关系是基础,就像最开始所讲,要真正认识客户,搞清楚客户的组织结构和决策链,把决策链上的每个人角色和关系都摸清楚,并接触上。这意味着客户公司各部门和我们公司各部门之间,有深度的沟通协同。
关键客户关系是重点,要找到KDM,即关键决策人(Key Decision Maker),重点维护。
组织客户关系,用华为的语言描述,就是长期、均衡、稳固的客户关系平台。
  • 长期,要明白客户人事变化的规律,打造组织能力;

  • 均衡,不能只看高层,只看一条链;

  • 稳固,多点支撑,不可单点支撑。 
要想有足够的支撑,业务协同是关键,就像你和客户的业务能够协同发展。
2000年左右,华为提出了“一五一工程

图片

其中“参观公司”这一项,就有十大模块,并对每个模块进行标准化,最后形成一个闭环。

图片

总结

最后简单总结一下,营销人员有三大法宝:

第一,换位思考,你要理解客户的思与想,痛与伤;

第二,自我修炼,就一句话: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阅人无数,名师指路。只有不断提高自己,才能和高层对话;

第三,团队作战,需要大家互相学习,互相补位。

除了三大法宝,我把营销的能力,总结为四重境界:

第一层叫逢单必争,这是一种信心,敢于竞争;

第二层叫争之必胜,这是一种必胜的信念,狭路相逢勇者胜;

第三层叫未雨绸缪,要提前布局,消除淡旺季;

第四层叫无中生,就像把梳子卖给和尚一样,主动创造需求。

做到前面两层的才是入门,第三层为登堂,第四层为入室。

登堂入室,才是我们的目标



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

产品:企微SCRM系统+微信机器人+私域陪跑服务

承诺:产品免费试用七天,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。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,已交付6000+ 2B企业

 
扫码咨询
香港和宝典宝典免费资料大全

香港和宝典宝典免费资料大全